回复
您说的都是事实。但咱们还是得明白:美高留学,看着是选择上学,实际是选择生活。
问题在于:私立寄宿美高所能提供的,很难在第二个地方找得到。别说国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、民营双语学校、公立国际部(这叁类目前都被称为“国际化教育学校”)做不到,甚至连英国的寄宿学校也不一定能够做到(这个我没有亲身经历,而是听去那里孩子的家长朋友告诉我的。其中有两个去了一年,又转到了美国)。
私立寄宿美高是一种十分复杂、精妙的机制体制,发展了几百年才有了今天。留学的目的是什么?无非是“沉浸式跨文化体验“,当然还有其它上好大学、找好工作之类的。在国内,到哪里去体验这种跨文化呢?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。这就是为何美高都很在意线下上课。一所优质美高,就是一所21世纪、提供现代优质教育的顶级私塾。那里所有的教职员工,只有在现场体验过,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”对孩子的关怀“。我举个亲历的例子。孩子所在的历史老师告诉我,”我班里现在有14个孩子,太多了。“”为什么?“”你知道,我既要上课,又要保证每个孩子专心,这几乎做不到。10个孩子更合适(哈克尼斯教学法就是13个孩子+1个老师,优质美高的班级规模标准就是12人——你会体会到为什么如此安排了吧)。“另一位教育学博士老师告诉我,”老师对孩子的照顾,可不能像父母、保姆一样。我们要做的,是跟社会人一样对待学生,让他们习惯于社会生活的场景和模式。以后一出社会,很容易融合进去。“
回复 @老爹养娃:字数超过长度,被截了。更多精彩内容,续不上喽(有点惨!)
回复 @老爹养娃:我们是没办法,长辈坚决反对。此外,我女儿7月出生的,在7年级班级里本来已经是年龄最小的,而且,骨龄检测显示比实际年龄低1.6岁(对体育教练来讲,这倒是好苗子的特征),所以青春期发育比同班女孩严重滞后。所以,要是能先申请上OHS的9年级或10年级,在家长身边再成长1-2年,9升10或10升11再让孩子以学术+体育特长去美高也是有可能的(还能帮校队打11、12年级两年的比赛)。这样来看,OHS反而是个“稳健的过渡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