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复
这样的概率谁说得清呢,就算进了前20的寄宿高中,不是也有失败的几率吗,但是概率是多少呢?确实去了再转学不是一条常规的成功道路,但是各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情况。有的孩子就是一天也不想在国内读了,家长动员各方力量都劝不住的情况下怎么办呢?我觉得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否定另一条道路的可能性。无论是走常规道路还是非常规道路,都需要深入研究权衡利弊,结合孩子的情况和家庭的期待综合考虑吧。
回复 @豌豆:对于一天都不想在中国读了的孩子。为什么孩子做不到好好花一年时间准备一下申高(甚至都可以停课)。孩子做不到,还不是怕苦偷懒,想走捷径。家长如果让这样的孩子去读书,不是纵容吗?
回复 @兔子的傻爸:而且更关键的是,美国学校不是变压器,能将孩子来个180度的大改变。美国学校更像放大器,好的更好,差的更差
回复 @兔子的傻爸:有的是怕苦偷懒,但也有其它原因。我原来也跟您观点一样,但是最近一个同事来找我聊,我改变了观点。她孩子学习很好,北京重点初中中考结束,在北京上体制内高中国际部没有问题。但是孩子坚持要走。我们交谈后觉得硬压着不是办法,青春期孩子心理很复杂,也许是人际关系,也许是其它原因。
青春期孩子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,过去没有出国读高中这条路,也没办法只好坚持,有的顺利解决,有的变成长期困扰。但是现在有了出国留学这条路,孩子从心里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翻身仗的机会,也不是完全实现不了。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情况决定。
回复 @豌豆:马云发财是一个没读好大学的例子。但能认为大家都不在乎好大学吗?因为更多发财的人来自好大学,如盖痴,巴菲特
回复 @兔子的傻爸: 马云当然是特例。这就是我所说的非常规的成功之路啊。我是觉得没必要完全否定。
回复 @豌豆:不用硬压,还是鼓励出国,但孩子必须付出努力。有本事你一两个月少吃少睡将托福练到可以去读书的水平(起线80,最好过百)。我知道有这样成疯成魔非常投入的孩子。
准备不充分,未来一定是补学费的。不过家长认为孩纸足够强大,早走弯路对其人生更有教育意义,我不反对,倒很敬佩这样有大智慧的家长。
回复 @豌豆:将(反对特例)改为(反对特例做普及案例)。这样说更准确。不过,只要有特例,就有人把它套在自己孩子身上,这也是我不希望在公开的场合谈特例的原因。早断这个念头最好
础道路成功概率大,叠道路成功概率小。既然这个家长到这个平台来问,何不让他两者都知道然后自己判断呢?也许他不是那种硬往自己孩子身上套的家长呢?
回复 @豌豆:对于有智慧的家长,不说特例,他们也能找到。但对无智慧的家长,一个特例就可能让他们走上不归之路